报喜不报忧(文)
报喜不报忧?这段关系是不是具有容纳性的?是不是足够分化的?是不是足够结实的?
报喜不报忧
为什么报喜不报忧?有以下三个可能的解释:
一、严 厉
当你内化的父母是“严厉”的,你可能会报喜不报忧。
在电影《天伦之旅》中,父亲弗兰克对他的孩子们寄予了厚望。
比如,他和小儿子大卫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父亲: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儿子:想做画匠,专心画画。
父亲:不要做画匠。画匠是在墙上画画的,会有小狗在墙上撒尿,要做就做艺术家,艺术家的画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你想做什么?
儿子:艺术家。
父亲:没错,你会努力吗?你会成为我的骄傲吗?
儿子:我会努力的。
一个严格的父亲,一个不愿让父亲失望的孩子——
这样的配对,其实在很多家庭中可见。
“我要足够优秀,才能让父亲满意。”
“30岁了还没结婚,是我人生最大的败笔,我让父母彻底失望了。”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养育是比较严格的,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达不到有可能会有惩罚性体验时。
那么,孩子出于恐惧会努力去达成他们的要求。
就如同一只不断朝着胡萝卜奔跑的兔子,“我要足够优秀,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即有条件的爱。
他们建立自尊和自信的重要基础,是来自于父母的认同。
而内化一个“严厉”的内在父母,孩子本身的自尊体系可能是比较脆弱的。
在现实中的麻烦和困境,也会激活他们“我不够好”的体验,并伴随着一定的羞耻感。
而这些羞耻感会让他们对父母绝口不提自己的糟心事。
在电影的后半段,弗兰克感受到孩子们越来越多的隐瞒。
他终于在女儿罗丝前问出那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对妈妈无话不谈,却对我有所隐瞒呢?
女儿答:“你对我们要求太严格了,我觉得大卫感受最深,他不想让你失望。”
弗兰克很震惊,“我只是想要好好做一个父亲。”
着实令人感慨。
其实很多父母对孩子有着很绵密深厚的爱。
他们的初心,只想要更好地承担父母的职责,养育教导孩子,给他们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享受更多的幸福和成就。
结果很多,却事与愿违。
……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观看全文。
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