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如何塑造以后的生活?(文)

童年经历如何塑造以后的生活?并非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有些人有真正的天赋和才能,而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很麻烦。一旦接受了这一现实,就无法逃避采取行动。

童年经历如何塑造以后的生活?

 

莫菲特发现,到 15 岁时,研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男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犯罪,而一小部分人会更频繁地冒犯其他人。当她研究童年时期的数据时,莫菲特发现惯犯往往从 3 岁起就开始制造麻烦,并且在他们十几岁之前就有逮捕记录。

 

多年来,莫菲特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那些在神经心理学测试中表现不佳并可能在成年后参与药物滥用的男孩的论文。 2002 年,她报告说,到 26 岁时,这些人在社区犯下了许多罪行,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 30 多岁。简而言之,许多男孩表现出仅限于青春期的犯罪行为,而大约 5% 是“终生持续犯罪”的犯罪者。这项研究对社会工作和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莫菲特因此获得了 2007 年世界犯罪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斯德哥尔摩奖。

 

近年来,莫菲特和卡斯皮对他们现年 45 岁的研究成员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更广泛的研究。这是人生中更痛苦的阶段:中年人开始面对他们许多年轻梦想所做的现实不成真。但尼丁研究的数据显示,五分之一的人口承担了大部分社会成本:犯罪、福利支付、住院、香烟购买、没有父亲的子女抚养费以及其他社会功能障碍指标。

 

这些人怎么了? Moffitt 和 Caspi 审查了 3 岁以下受试者的数据。目标群体似乎从一开始就表现不佳:他们有早期的语言技能、技巧和在一般运动、神经健康和自我控制方面得分较低。通常,他们也在贫困中长大并受到虐待。这些缺点困扰着他们一生。 “他们没有得到一个公平的开始,”莫菲特说。 “你不能指望有那样童年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得很好。”

 

与那些起步较好的人相比,这些人甚至衰老得更快。在研究队列中,莫菲特和卡斯皮发现从 30 多岁开始出现衰老迹象。他们对早期压力的影响印象特别深刻。童年虐待似乎侵蚀了端粒——染色体末端与细胞保存相关的“帽”。反过来,这可能加速了衰老。

 

莫菲特和卡斯皮无法提供人类发展的大统一理论:人类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不可能概括出单一的规律。 “并非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莫菲特说。 “有些人有真正的天赋和才能,而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很麻烦。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一现实,就无法逃避采取社会行动的责任。”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