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原文,《选择的悖论》(书)

未选择的路原文: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我站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未选择的路原文: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我站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择了另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却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却未经脚印污染。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选择的悖论》

 

作者: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

 

书摘:

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尼曼和他的同事发现,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由两种因素决定:事情达到极限(最好或最坏)时我们的感受,以及事情结束后我们的感受。这也就是所谓的峰终定律,我们用它总结自己的体验,并作为日后评价新的体验的参考依据。这种体验总结又反过来影响我们是否再来一次的决定。而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体验过程中快乐和不快乐所占的比例,或者体验持续的时间,几乎对我们的记忆毫无影响。

实验者给被试听两段大声且让人难受的噪音。第一段噪音持续8 秒,第二段持续16 秒。第二段噪音前8 秒的内容跟第一段一模一样,后8 秒虽然也很刺耳,但是稍微温和一点儿。然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从这两段噪音中选择其中一段重听。很明显,第二段噪音更糟糕,因为它让人痛苦的时间是第一段的2 倍。然而,大部分人选择重听第二段噪音。为什么呢?因为尽管两段声音都让人难受,但是第二段的结尾没那么刺耳,所以人们在记忆中觉得它没那么糟糕。

还有一个更为鲜活的例子能很好地说明峰终定律。实验者要求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一边接受检查,一边报告他们的感受。大部分人觉得用微型摄像机从肛门插入体内观察胃肠状况的检查过程十分难受,有些病人宁愿冒延误治疗的风险,也不愿接受例行检查。实验中有两组病人,第一组接受了标准的结肠镜检查,第二组在接受标准检查后,医生还会把仪器留在病人体内20 秒。这样做还是会让人不舒服,不过比探头在身体里移来移去的时候要好一些(两组病人都是因为有实际需要而接受结肠镜检查的,而非仅仅为了完成实验)。第二组病人的难受程度跟第一组是一样的,只是最后20 秒感觉没那么难受。但是第二组病人认为自己体验到的痛苦没有第一组那么强烈。虽然两组都有相同的高峰体验,但第二组在结束时感觉更好一些。

5 年之后,更明显的差异出现了。第二组病人比第一组更愿意回医院接受结肠镜复检。因为他们记忆中的体验没那么痛苦,所以就不会那么回避这件事。

 

那么,我们究竟有多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真的会选择“在剧痛之后小痛一阵”,而不是“ 一阵剧痛,一痛了之”?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儿让人怀疑。而为期一周的美好假期看上去也不比长达3 周的快乐度假生活更美好。然而,这就是人们自己的选择。这种逻辑和记忆之间的鸿沟说明,我们实际上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

另一个能证明我们缺乏自我认知的证据来自一个大学生零食选择的研究。这些学生每周都要参加一个长达3 小时的研讨会,中场休息的时候他们可以活动一下手脚,上个厕所,整理下头发或者吃点儿东西。当教授让学生为未来3 周的研讨会选择零食时,学生一般都会为每周各选一种,因为他们觉得总吃同一种会吃厌。另一组学生一次只能选下一周的零食,结果他们每次选的都一样。

这两组学生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任务。那些一次只选一周零食的学生要问自己当下最想吃什么。那些一次选3 周食物的学生要预测自己在未来两周可能想吃什么。不过,他们的预测错了,当第二周、第三周到来时,他们并不想吃之前以为自己想吃的零食。

那些每周都去购物的人也重复着同样错误的预测。他们不会多买几包自己喜欢的甲食品或者乙食品,而是买一堆不同牌子的甲食品和乙食品。其实当吃到自己喜欢的那款甲食品或乙食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确定自己的“心头好”了。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