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安当作朋友(书)

把不安当作朋友——活着尽是麻烦事吗?让自己努力很麻烦吗?被期待很麻烦吗?
去学校上学很麻烦吗?做决定很麻烦吗?

作者:冈田纯二,心理学家、医学博士,擅长发育障碍治疗。

 

把不安当作朋友

 

目录:

第一章 活着尽是麻烦事

与他人见面很麻烦

让自己努力很麻烦

被期待很麻烦

把竖着的东西放倒很麻烦

去学校上学很麻烦

做决定很麻烦

走上社会很麻烦

恋爱很麻烦

成家养育孩子很麻烦

依赖别人很麻烦

活着很麻烦

 

第二章 何谓“回避型人格障碍”

“感觉麻烦”的本质是什么?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基准

对他人的批评或拒绝很敏感

恐于构建亲密的关系

即使是亲密的关系,也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

过分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和他人的评价

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

较低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是毫无长处的人

对实现目标或新的挑战,抱以消极的态度

类精神分裂型人格

只担心坏事的发生及其可能性

不会主动想要与人打交道

从生活中获得的快感很稀薄

回避亲密关系或两性关系

面对争执和没有逃避余地的环境会很有压力

本质性的病理就是想回避受伤害

村上春树表现出的回避型人格

与社交恐惧症的关系

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关系

 

第三章 回避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

婴儿时期不会“感觉麻烦”?

“感觉麻烦”的根源

维持“羁绊”、生存的结构

回避型的生存策略

“回避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的异同点

“回避型人格”与“恐惧·回避型依恋”

回避纠纷的“回避型依恋”、进退两难的“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依恋产生的原因

没人照顾的孩子

佛教中对“依恋的舍弃”

后天的培养胜过遗传因子

感觉与他人接触不愉快的理由

与母亲关系淡薄带来的问题

过早的自立也要注意

支配与强迫会催生出另一种回避型

 

第四章 “不想受伤害”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到底想要逃避什么?

形成“回避型人格”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什么是催生“恐惧·回避型依恋”的养育方式?

否定式的养育与羞耻的经历

在学校的经历、朋友关系也会带来影响

被欺侮的经历带来的后遗症

苦恼于心情低落、没有干劲儿的女性

深信“反正自己很没用”

“阳光”的姐姐与“阴暗”的妹妹

为什么无法承受“受到伤害”?

“回避型”可被视作一种慢性创伤症候群

个体独立性被剥夺的经历

过分期待与被决定的人生

被过分保护的顺从孩子

“顺从”与“看淡”的背后,往往都有着双亲的支配

森鸥外的经历

拒绝成为成熟的大人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