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后印象派巨匠的艺术人生(书)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在高更的画作中,我们听到了原始的探问。高更的画风洋溢着神秘的象征色彩与原始情调。
《摘杧果的黑人女人》描绘了一个迷惘的、悲伤地凝视着马提尼克岛的女人。而《阿尔勒农场》是高更来到凡高身边创作的第一幅画。尽管他们依旧争执,但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 —要从 “精准”中解放出来,更有力地诉说真相,用音乐的方式以色彩进行演绎。当然,凡高比高更更相信艺术家的使命,在同情、慰藉和普世的慈善之间的使命。然而,他们依旧拥有同样的信念 —在未知的海洋中共同航行。高更在阿尔勒创作的二十多幅画作都能在凡高的作品中找到呼应。但这种一致的主题促使他们更清晰地定义了自己的风格。有着公元后时期的古罗马遗址、早已是旅游胜地的阿利斯康(Alyscamps)陵园,激发他们绘出完全不同的作品。这里始终如一的宗教氛围使这两位艺术家对古老信仰的各种形式保持敏感。然而这里的两排墓碑之间,如今更像是星期日的散步场所,甚至是爱侣们的漫步之地,而不是从前对死者的祭拜或是与之相连的灵性场地。如果说凡高在爱侣和石棺,甚至和工厂烟囱的对比之间自寻乐趣,而高更则是在混合的现代性下提取和寻找世俗的仪式和空间。
这幅画的标题 —《维纳斯神庙前的美惠三女神》便是证明,只从标题的讽刺就可以看出它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至于其他方面,比如,轴向的风景中心拥有的通向钟楼的古老长列,且充满了庄严感,使得圣奥诺纳特教堂看上去有些异教的风格。以阴影中的3个女神为中心,画面的构图十分清晰,色彩在燃烧着,仿佛这里的秋天充满了马提尼克岛压抑的热情。这种关于过去的情感在《阿尔勒女子》(Les Arlésiennes)中再次出现了—女人们在寒冷的北风中面无表情,或是在《洗衣妇》(Les Lavandières)中—洗衣妇出现在布列塔尼,她们的姿势动作让人想起米勒的《拾穗者》(Les Glaneuses)。在现实的活力和一种综合艺术之间抽象的紧张关系中,高更在1888年10月、11月写给埃米尔﹒贝尔纳信中将这种方式明确写了下来:“有趣的是,文森特认为这里应该采用杜米埃的画法,而我则觉得应该绘一幅混合一点日本元素的彩色皮维风格的画。这里的女人们有着优雅的发型,以及希腊式的美貌。她们的披肩像古人一样泛起褶皱,也像是一行希腊人的队列。”自19世纪60年代初以来,皮维﹒德夏凡纳就将现代与对黄金时代的怀念结合起来,不断唤起人们对伊甸园的回忆。赋予现实神化般的深度 —这也是高更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