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自尊的迷思(文)

破除自尊的迷思:人们倾向与有自信、态度正面的人相处,而远离那些自我怀疑与缺乏安全感的人。

破除自尊的迷思

 

如果自尊自重可以帮助一个人与同侪相处良好,那么他在学校或职场上成就不高的缺陷便很容易得到补偿。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也许会促使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更讨人喜欢,因为人们倾向与有自信、态度正面的人相处,而远离那些自我怀疑与缺乏安全感的人。

 

自视较高的人,通常会表示自己是受欢迎的,而且会把自己的友谊评估为十分优越,相对来说,自我描述为自尊较低的人,会陈述“较多的负面互动与较低的社会支持。不过,正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毕夏普(Julia Bishop)与殷德碧森-诺兰(Heidi·M. Inderbitzen-Nolan)在1995年的报告,这些说法并没有反映事实。研究者询问542名九年级(相当于国三)学生,请他们提名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同侪,评分结果与自我评估的分数一点关联都没有。

 

其他还有少数研究方法完好的研究,发现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其中一项研究是在1980年代晚期执行,目前在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布尔麦斯特(Dunane P.Buhrmester)与三位同事指出,自尊感较高的大学生声称他们善于开始一段新的人际关系,勇于表露自己,能够在面对他人令人反感的行为时自我坚持,能够提供情感的支持,甚至较能处理人际之间的纷争。他们室友的评分,却呈现出不一样的故事。五项人际关系技巧的调查中,有四项与自尊的相关性掉到近乎零。唯一仍在统计上维持显著的,是展开一段新的社交关系与友谊的能力。这看来的确是自信心有所作用的范围:认为自己有魅力的人,对于与陌生人展开对话应该比较熟练;而自尊较低的人很可能会害怕被拒绝,逃避这样的接触。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