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人去上幸福课(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人去上幸福课。我是泰勒·本-沙哈尔,在哈佛开设幸福课。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人去上幸福课
泰勒·本·沙哈尔说:
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是否适合你。
我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大二期间 突然顿悟了,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和优秀的导师。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那时壁球打得不错,社交也游刃有余,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自为什么,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系,目标只有一个——如何变得更快乐?渐渐地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末正式命名,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选择教授这门学科,这就是积极心理学,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是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的,当时只有8名学生,有两名学生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一点,有300多人参加,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有850人参加,是当时哈佛人数最多的课程,这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从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我前去参加采访,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多谢你抽空参加采访,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的话。我漫不经心地问,“有何不同?”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以为你很外向!”下一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又一次我漫不经心地问,“有何不同?”她说,“这个嘛,我们没想到你会这么内向!”下一次采访仍是如此,“有何不同?”“这个嘛更开朗更外向。”因为采访中我容易紧张,差不多有几十次采访,每次都是好交际更开朗。
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