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向光生长》(书)
不自由毋宁死。阿德勒说:“自由本身可以造就伟人,强制只能杀死和毁灭他们。”运动和精神生活有着严格的推论关系。这一点构成了动植物的区别。所以在精神生活的进化中,一定要考虑到与运动相关的方方面面。
不自由毋宁死
作者:
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阿德勒于1870年2月7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郊区。虽然他从小生活富裕,生活舒适,但阿德勒认为他的童年很不快乐,因为他体弱多病,也不好看。五岁的弟弟因病去世,让他从小就想当医生。高中毕业后,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学习心理学和哲学,并接受了良好的医学训练。弗洛伊德于1902年邀请他加入维也纳的“精神分析小组”,并让他担任这个组织的主席。但没过多久,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分歧逐渐显露出来,于是在1911年,阿德勒辞去了“精神分析小组”主席一职,随后退出小组,开了一个新灶,成立了“个体心理学协会”。
虽然阿德勒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中爆发并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但探究“个体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区别属于一个非常专业的心理学范畴,显然不是普通读者所追求的方向。但在竞争压力大、社会发展快、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普通读者理解了“个体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状态,让每个人的努力永远有益于生活,无疑会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让整个社会更和谐。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并会相应地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目标也不同,所以对心理过程的研究应该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体验为对象。这也正是阿德勒称他的心理学为“个体心理学”的原因。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强调人的行为有自己的目的,认为未来比过去重要得多。他相信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和创造者,我们会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表达自己的人生目标。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长大后,必然会面临所谓的人生三大问题,即社会问题、职业问题、爱情和婚姻问题。虽然很多专家学者不认同他的分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理论所重视的社会因素和个人经历,恰恰是其他心理学流派所缺乏的方面。比如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人的行为会受到社会驱动力的驱使,所以他更注重社会利益,认为社会可以促进人格的发展。
书摘:
我们相信只有会动的生物才有思想。思想和自由运动有着内在的联系。那些基础扎实的生物不需要有想法。把情感和思考赋予一棵深深扎根于地下的树,那将是不可思议的。想想看,认为一株植物也许能忍受一些不可避免的痛苦,或者能预知未来不可避免的事情,是多么荒谬的事!想想看,认为植物有思考的能力和自由的心灵,同时又认为植物不能运用自己的意志,这是多么可笑!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植物的意志和思维能力肯定是没有意义的。
运动和精神生活有着严格的推论关系。这一点构成了动植物的区别。所以在精神生活的进化中,一定要考虑到与运动相关的方方面面。所有与位置变化相关的问题,都要求思想是可以预见的,思想可以积累经验,形成记忆,让生物更好的适应生存的问题。那样的话,我们从一开始就可以肯定,精神生活的发展是和运动有关的,伴随思想的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也是受生物自由运动能力的制约。这种主动性会刺激、促进和要求精神生活不断得到加强。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人的精神生活是静止的。“自由本身可以造就伟人,强制只能杀死和毁灭他们。”
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