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故不忧(视频)
知天命,故不忧。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天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力量。
知天命,故不忧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孟子》第五篇《孟子·万章》。
万章是孟子的得意门生,一生追随孟子,也是孟子非常喜欢的学生之一。
《史记》中记载,孟子的晚年经常和万章和其他弟子一起谈论经书。
这一篇《孟子·万章》,就是万章和孟子的一些对话录,其中谈到了古代圣贤治理国家的理念、仁政思想、为人处世的道理、社会的伦理道德,内容非常的丰富。
今天,我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来给大家分享,这就是关于儒家的“天命”的思想。
“天”是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说“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儒家思想里面的天,就是指上天,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在孔子和孟子的早期儒家思想里面,“天”主要是指人事的神性依据,也就是一个被人格化了的神。另外,“天”还有人的天性和仁爱的心。
而到了荀子的儒家思想里面,天就是更接近于自然规律,也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
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舜的盛名和夏桀的暴虐而改变。
所以这个时候的“天”,其实有点像道家思想中的“道”的意思。
到了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时,天这概念就彻底被人格神了,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力量。
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也就是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观看视频。
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