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人(书)

自我实现的人:在这样一个人身上,自我力量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他又最易忘掉或超越自我,最能以问题为中心,最能自然行动,并且最能自主。

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哲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自我实现的人

 

由于自我实现者基本上不用从事物中抽象出满足需要的性质,也不把人看做工具,所以他们更可能对他人持一种非评价的、非判断的、不干预的和不责备的态度,持一种没有所求的,一种没有选择的认识。这使得对何处有何物的知觉和理解更加清楚和敏锐。这是一种能理清问题而又不卷入其中的超然的知觉,这也正是外科医生和治疗家试图达到的,也是自我实现者不用费力就具有的。

 

正是在这样一个人身上,自我力量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他又最易忘掉或超越自我,最能以问题为中心,最能自然行动,并且最能自主。在这样的人身上,对于知觉、行为、愉快和创造的专注可以是很完全的,很整合的和很纯粹的。 人的匮乏性需要越强,专注于外界而不是专注于自我意识,自我中心和满足定向的能力就变得越困难。人越是受成长性动机促动,他就越是以问题中心,并且就越能在对待客观世界时把自我意识置于一旁。

 

人们不仅惧怕自己身上最坏的东西,也惧怕自身最好的东西,后一种现象称为逃避成长,约拿情结就是造成逃避的一个根源。 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和纯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是注意和观察事实是什么,对它并无争论或者要求,自我实现者也是以同样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人性的。当然,这并不同于东方的出世观念。 自我实现者倾向于接受自然产物。……他们与自己的缺点甚至也能和睦相处,这些缺点最终(特别是在后来的生活中)会变得使他人觉着根本不是缺点,而只是中性的个人特点。 健康之人很少有不必要的罪恶感。他们确实为之感到内疚(羞耻、焦虑、忧伤或者防卫)的是:(1)可以改进的缺点,比如懒惰、漫不经心、发脾气、伤害他人;(2)不健康心理的顽固的残迹,如偏见、妒忌、猜疑;(3)虽然相对独立于性格结构,然而可能又是根深蒂固的一些习惯;(4)他们所属的种族、文化或群体的缺点。一般情况可能是这样:如果事实与最好成为什么或应当成为什么之间存在差异,就会使健康人感到不满意。


点击此按钮,了解更多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