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过去的自己,让自性的光辉指引我们前行(视频)

告别过去的自己。内心的安宁、心头无事的感觉,是一种光辉,这种光辉不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这种光亮是一种气场,这种自带的光芒,可以帮我们解决一切烦恼。

告别过去的自己,

让自性之光指引我们前进。

 

我们都知道,要与这个世界和解才能够放下。可是庄子在《齐物论》篇告诉我们:“是亦一无穷,故日:莫若以明。”庄子认为身外之物、外在的世界,它本身就是由是非(矛盾)构成的,这个是非(矛盾)它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只去一心想和这个世界和解,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我们只有自己劝自己,这叫“想得开”。可是你会发现,即便一时想开了,当你再次遇到事情的时候,仍然是矛盾重重。所以庄子说“莫若以明”,庄子在《齐物论》进一步地解释了什么叫做“以明”: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为是不用。就不要把你的精力、不要把你的目光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去,而要“寓诸于庸”,一切寄托于我们这种心灵的自由,既然外在的世界是由无穷无尽的是非矛盾构成的,只要我内心感觉到如如不动、感觉到心灵自由,让自己感觉到心头无事,这比什么都重要,它会让一个人的自性的光辉突然爆发出来,会让一个人灵气爆棚,凭借着自身的感觉,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庄子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这种内心的安宁、心头无事的感觉,是一种光辉,这种光辉不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这种光亮是一种气场,这种自带的光芒,他可以帮我们解决一切烦恼。

 

庄子的《齐物论》篇中,舜对尧说:“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人的这种自性的光辉胜过十个太阳的光芒。庄子在《德充符》通篇介绍这个哀骀它的时候,说哀骀它是“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什么叫做“成和之修”?内心调和了,外在的世界就不用去管它,自然就能够和解。“和之以是非,休乎天均”。内心调和了,天道均衡的力量自然就紧跟着显化。“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万物都是向阳而生的,可不仅仅指的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光,它是一种自性的光辉,才是芸芸众生的指明灯,所以庄子说“物不能离也。”这一切都是我们内心的力量,在运化的结果。我们在前面视频也讲过,人的大脑本身应该是空白的,我们讲的恬淡虚无,其实就是让我们大脑空下来,我们身体的那种愉悦感,其实是在享受大脑空白的这个过程。

……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观看视频。



去B站关注UP主

FavoriteLoading加入收藏夹

Leave a Reply